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开启左侧

用小故事读懂通胀公式,从股市小白越身金融入门人士

[复制链接]
查看: 3459   回复: 0
新股民学习网 发表于 2020-10-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录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家好,读书活动是新股民学习网为帮助新股民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形式。初步计划每月选一本书,一年一起读12本金融知识相关的书籍。

我们10月份选的书是《金融知识国民读本》,由中国人民银行编著,出版于2007年1月,虽然距今十几年了,但作为基础知识读本,还是非常适合新人入门的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是第一篇开启金融之门,第二篇打理金融生活,第三篇走近中央银行。今天我们一起读第一篇:开启金融之门。本篇分别从货币、银行、证券、保险、家庭理财四个方向解读什么是金融。先看第一个章节,货币:开启金融之门的“钥匙”。这一章共分四个主题,第一,钱是怎么演变的;第二,钱和经济的关系;第三,利率;第四,汇率。

我标一下重点,把这些重点串起来读。在货币这一章的总纲之中,讲到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数次大变身。货币的祖先脱胎于一般的商品“。

“货币媒介商品和服务买卖的过程称为货币流通。货币流通的核心是货币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妨碍商品与服务的正常买卖”,这句话比较深奥,由本章的后三节内容专门解读。

先说一下货币的演变,这节内容最简单,从对物品的需求开始,以物易物到以货币易物,再到货币的革新。最早的货币是资产,包括一头牛一只羊甚至一张兔子皮都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之后再到大家都没有的东西,例如在内陆地区流行用海贝壳当钱用,因为交通不够便利,从海里找回来贝壳的成本大于贝壳流通的成本。例如一个贝壳能换一堆柴火,从内陆赶到海边捡贝壳的功夫早就砍了不知道多少马车的柴火,所以没必要为了一堆柴火千里迢迢去捡贝壳。

贝壳能当钱用在于贝壳在内陆不容易得到,但内陆和沿海地区的人交易时,情况大不一样了。这时候需要另一种大家都不容易获得的东西作为货币用于承担交换物品的媒介,因此开始铸造铜币、金币,再到后来的纸币,最后是现在的电子货币,流通形式从有形演变到无形,这背后对应的两个字——信用。信用可以当钱花,例如信用卡的存在,个人没有信用不让用信用卡,国家没有信用国债没人买。

钱的价值和国家信用挂钩,1937年100元国民党法币可以买两头牛,到了1949年快解放的时候,这100元只能买0.0000002粒大米了,钱比废纸还便宜。钱越来越不值钱的过程学名叫做通货膨胀,反过来钱越来越贵叫做通货紧缩

钱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个国家该有多少钱,可由下面这个公式计算得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发行量=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即经济总收入,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反过来,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发行量)×货币流通速度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货币发行了200亿,1000÷200=5次的货币流通速度

从个体行为上说,钱发多了的话,钱越来越不值钱,东西越来越贵,买东西的人吃亏,称为通货膨胀;钱如果发少了,钱越来越值钱,卖的东西越来越便宜,卖东西的人吃亏,称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导致抢购,尽快把手里的钱换成东西,因为东西会越来越贵;通货紧缩下都在甩卖,尽快把手里的东西换成钱,因为东西越来越贱,拿手里会贬值。

推演一下:社会上预期钱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想买东西的人都提前买下以后要买的东西,导致真正需要东西的人平价买不到东西,只好出更高的价格购买,如此往复不加以控制将进入恶性循环。

通过上面的公式已知,200亿的货币发行量=1000亿的GDP÷5次的货币流通速度

大家都抢着买东西的话,5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变成了8次,货币发行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B不变,可得GDP1000÷8=125亿的货币发行量

也就是说社会上125亿的货币发行量就够了,但实际上有200亿,相当于货币超发了85亿,这时候叫通货膨胀。由恐慌抢购潮导致的。

还记得前些年社会上有人散布谣言,导致全民疯狂抢盐,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控制的方法有两个,第一告诉民众这是谣言,第二加大供给,制造不缺盐的现实,谁想买都能买到。

盐要供给多少才算刚刚好呢。已知一个村子吃盐的速度每个家庭一年5袋,因为盐是战略物资,所以每次限购1袋,由于抢盐,导致全村吃盐速度加快到1年8袋,实际吃5袋足够。多出的3次是因为怕以后吃不到所以囤起来的。村里的供销社平时按每家每年5袋供应着,村里共有100户人家,一年消耗500袋盐,每袋盐2块钱,共1000块钱。突然增加到每家每年8袋时,需求从5到8增加62.5%,然而货架里的备盐没有增加,就会导致想买盐的买不到盐,怎么办呢?眼看着有人要花高价钱囤盐,这时候村民委员会为了稳定村上的物价,马上联系镇供销社主任,紧急调盐到村上,问题来了,总共需要调拨多少资金的盐?

供销社主任按“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发行量=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这个公式换算了一下

货币流通速度(买盐次数)×货币供给(盐单价总额)=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盐总价)

把平时数据代入数字为:
每家每年买盐5次×(每袋盐2元×100家)=全村需盐总金额(盐总价)1000元

由于恐慌,买盐频率从折合每年5次增加到了折合8次,平均多了3次,稳住盐价不变的前提下:

3次×2元每袋×100户=全村600块钱的盐。比以前多备300袋即可化解当时的通货膨胀危机。

以上简单解读了货币与通货之间的关系。这节课先到这里,下节再见。

让每个勤奋的人学会炒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8 Comsenz Inc.